脓窠疮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症状为局部红肿、化脓和疼痛。治疗需结合局部护理、药物干预和预防措施,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治疗脓窠疮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轻度症状可先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洁患处,再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或夫西地酸。若脓液较多,需在消毒后用无菌针头或手术刀引流,避免自行挤压以免感染扩散。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适用于范围较大或伴随发热的情况。保持患处干燥透气,避免摩擦或抓挠,防止细菌进一步滋生。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衣物和敷料需定期更换并高温消毒。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格外警惕,此类人群感染易加重,应及时就医。若红肿扩散、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提示感染可能深入组织或引发败血症,需立即接受专业治疗。日常加强皮肤清洁,保持健康饮食和充足休息,有助于预防脓窠疮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