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腺性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程度取决于具体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但部分类型存在恶变风险,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子宫内膜腺性增生通常与雌激素水平异常相关,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过度增殖。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单纯性增生恶变概率较低,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多可有效控制。复杂性增生伴随结构异常,需密切随访。若出现细胞异型性不典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恶变率显著升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长期无排卵、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患者风险较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如异常子宫出血综合判断。
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超声和宫腔镜辅助评估。治疗需个体化,孕激素类药物是常用方案,必要时考虑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全切。定期复查至关重要,尤其高风险患者每3-6个月需病理随访。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体重、改善代谢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出现持续出血、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绝经后女性若发现内膜增厚或出血,需优先排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