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胎盘卒中是指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胎盘早剥导致子宫肌层内血液浸润,引发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这种情况属于产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母婴生命,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阴道流血、子宫强直收缩及胎心异常。
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腹部外伤、多胎妊娠或胎膜早破等。病理机制为胎盘基底蜕膜血管破裂,血液渗入子宫肌层形成肌间血肿,导致子宫肌纤维断裂并失去收缩能力。随着血液浸润范围扩大,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称为库弗莱尔子宫。诊断需结合病史、超声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测,超声可见胎盘后血肿或子宫肌层回声不均。治疗关键在于快速终止妊娠,通过剖宫产取出胎儿胎盘,同时进行子宫压迫缝合、血管结扎或必要时切除子宫以控制出血。术后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纠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预防子宫胎盘卒中需重视规范产检,尤其对高危孕妇加强血压及胎儿监护。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异常宫缩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诊治。产后需警惕迟发性出血风险,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选择不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长期随访需关注凝血功能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的风险评估,建议间隔18个月以上再受孕。医疗团队应做好多学科协作准备,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快速输血及实施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