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时拔火罐的位置通常选择在下腹部和腰骶部,重点区域包括关元穴、气海穴、肾俞穴和八髎穴。这些穴位与生殖系统、气血运行密切相关,通过刺激可缓解子宫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
下腹部的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气海穴在脐下1.5寸,两者均属任脉,传统医学认为调理这些穴位能温补下焦、散寒止痛。腰骶部的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八髎穴则分布于骶骨孔处,刺激这些区域可调和肾气、疏通带脉,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尤为有效。操作时可在穴位处留置火罐5-15分钟,以皮肤泛红或出现轻微淤血为度,避免过度拔罐导致皮肤损伤。
拔火罐需注意体质适应性。热性体质或经血量过多者慎用,以免加重出血;皮肤破损、炎症或妊娠期禁用。操作前需对工具消毒,避免烫伤或感染。拔罐后注意保暖,忌食生冷,4小时内不宜洗澡。若痛经持续或加剧,建议结合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火罐作为辅助疗法,需配合生活习惯调整,如避免经期受凉、适度运动等,才能更有效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