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裂的症状包括局部剧烈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触碰痛感明显、行走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剧烈疼痛:脚趾骨裂后,受伤部位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尤其在受力或移动时加剧。疼痛程度与骨裂严重性相关,轻微骨裂可能仅表现为钝痛,严重时则呈现尖锐刺痛。疼痛区域通常集中在骨折线周围,可能伴随患处皮肤温度升高。
2.肿胀淤血:骨裂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组织液渗出和血液淤积,表现为明显肿胀和皮下青紫。肿胀通常在伤后几小时内逐渐加重,淤血可能随时间扩散至周围组织。若肿胀压迫神经,可能伴随麻木或刺痛感。
3.活动受限:脚趾关节因骨裂而稳定性下降,主动或被动活动均可能受限。患者常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患趾,严重时相邻脚趾活动也可能受影响。强行活动可能加重损伤或引发骨骼错位。
4.触碰痛感明显:轻压骨裂部位会引发剧烈疼痛,称为压痛。疼痛点通常固定且敏感,周围肌肉可能因保护性痉挛而僵硬。临床检查时可通过叩击或挤压患处明确疼痛范围。
5.行走困难:脚趾承重时疼痛加剧,导致步态异常或无法正常行走。患者可能被迫用脚跟或脚外侧着地以减轻压力,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其他关节代偿性损伤。
骨裂后需避免过早负重或按摩患处,防止二次损伤。及时固定并冷敷可缓解肿胀,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畸形需就医排查是否移位。康复期间注意营养补充以促进骨骼愈合,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