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能够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或其他关键代谢过程发挥作用,从而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极大降低了细菌感染的死亡率,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工具。
抗生素的发现源于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偶然观察,此后多种抗生素被陆续开发。不同抗生素针对的细菌种类各异,例如青霉素主要对抗革兰氏阳性菌,而四环素则对更广泛的细菌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疗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但滥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效。耐药菌的出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部分感染甚至面临无药可治的风险。
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购买或随意停药。完整疗程至关重要,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应提前中断,否则可能促使细菌存活并进化出耐药性。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普通感冒或流感无需使用。过度使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或其他不良反应。医疗机构需加强抗生素管理,公众也应提高认知,共同遏制耐药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