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体重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艾滋病初期常见持续低热或间歇性高热,体温通常超过38℃,伴随夜间盗汗。发热由免疫系统激活引起,可能持续数周,普通退热药物效果有限。
2.乏力: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劳,即使充分休息仍难以缓解。这种乏力与病毒消耗体内能量及免疫反应有关,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肿大,直径多超过1cm。淋巴结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肿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
4.皮疹:皮肤可能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常见于躯干和面部,伴轻微瘙痒。皮疹与病毒血症或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通常持续1至2周。
5.体重下降:短期内体重减轻超过10%,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障碍是主要原因,需警惕长期消耗。
出现上述症状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避免自行诊断。及时检测是明确病情的唯一途径,窗口期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任何高危行为后均建议多次筛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接触不会导致传播,无需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