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确实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部分人群接触百合花粉或花香后,会出现打喷嚏、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过敏体质者尤其需警惕,百合释放的花粉颗粒和挥发性物质可能成为过敏原。
百合花过敏的机制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花粉中含有的蛋白质成分可能被识别为外来威胁,触发组胺释放,导致黏膜充血、眼结膜发炎或荨麻疹。某些品种如亚洲百合花粉量大,更易扩散至空气中。除花粉外,百合鳞茎汁液中的草酸钙晶体接触皮肤可能引起刺痒,误食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肿胀。临床观察发现,百合过敏常与桦树花粉过敏存在交叉反应,这类人群风险更高。
接触百合前建议佩戴口罩,避免直接触碰花蕊。出现眼睑水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必要时携带抗组胺药物。室内摆放百合应置于通风处,开花后及时去除雄蕊减少花粉散播。孕妇、哮喘患者及儿童群体接触鲜花后出现持续咳嗽需排查过敏可能。水培方式可降低花粉传播风险,但汁液接触仍需防范。过敏测试可明确致敏原,IgE抗体检测有助于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