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缓解感冒引起的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有一定辅助作用。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帮助驱散体内寒湿,从而减轻鼻塞、咳嗽等不适感。但需注意,艾灸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尤其对病毒性感冒,仍需结合医生建议进行综合调理。
艾灸调理感冒时,常选取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位。大椎穴位于颈部,艾灸此穴有助于散寒解表;风门和肺俞穴则与呼吸道功能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可缓解咳嗽、鼻塞。艾灸时以局部温热感为宜,避免烫伤。对于风寒型感冒畏寒、清涕,艾灸效果更明显;若为风热感冒黄涕、咽痛,则需谨慎使用,以免加重症状。体质虚弱或高热患者不宜艾灸,孕妇需避开腰腹部穴位。
使用艾灸时,需确保环境通风,避免烟雾积聚引发不适。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以温热耐受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即可。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适当饮用温水促进代谢。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艾灸作为辅助疗法,需结合休息、饮食调理及必要药物,才能更有效促进感冒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