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检测的意义在于能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辅助胃部疾病的早期诊断等。
胃蛋白酶原分为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Ⅱ除了由胃底腺分泌外,还可由贲门腺、幽门腺及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分泌。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会发生改变。例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萎缩,胃蛋白酶原Ⅰ的分泌会减少,导致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降低。这一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在早期发现胃黏膜的萎缩情况,而胃黏膜萎缩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所以该检测对胃癌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判断胃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的变化,可以了解胃黏膜功能的恢复情况。
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检测前要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熬夜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行为。检测前可能需要空腹一段时间,具体时长应遵循医嘱。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检测结果,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应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以及停药的时长。检测结果应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就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