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清洁与滴耳液消炎、镇痛药物缓解症状、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脓液、手术治疗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化脓性中耳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给药可有效抑制细菌繁殖,疗程通常持续7至10天。若症状未缓解,需调整用药方案。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感染扩散至乳突或颅内。
2.局部清洁与滴耳液消炎:外耳道需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清洗,去除脓性分泌物。滴耳液含抗菌与消炎成分,直接作用于患处。使用前需确保鼓膜完整,避免药物进入中耳腔。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以增强效果。
3.镇痛药物缓解症状:疼痛剧烈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镇痛治疗可改善睡眠与饮食,促进恢复。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并发症如乳突炎。
4.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脓液:鼓膜充血膨隆时,穿刺可释放脓液减轻压力。反复发作或积液难消退者,置入通气管保持中耳通气。操作需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损伤听小骨。术后防止耳道进水。
5.手术治疗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或胆脂瘤时,需手术修补鼓膜或切除病变组织。乳突根治术适用于广泛骨质破坏者。术后定期复查听力与愈合情况。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面瘫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需监测听力发育。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