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后出现拉伸痛是正常现象。刮痧通过刺激皮肤和筋膜层促进血液循环,过程中可能造成局部轻微损伤或炎症反应,导致肌肉紧张区域在后续拉伸时产生短暂性疼痛。这种反应通常说明刮痧已作用于深层组织,属于理疗后的常见适应性表现。
刮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会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痧痕,同时引发局部代谢产物堆积。拉伸时牵拉到这些处于修复状态的软组织,可能激发神经末梢的敏感度,产生酸痛或牵拉感。特别是长期劳损的部位,刮痧后肌纤维黏连被松解,重新活动时会经历短暂的功能调整期。疼痛程度与个人耐受度、刮痧力度及肌肉原有状态相关,多数在24-48小时内逐渐缓解。
进行刮痧后需避免立即剧烈拉伸,建议等待至少6小时再轻柔活动关节。疼痛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肿胀、皮肤灼热感,需警惕感染或过度损伤,应及时就医。刮痧前后注意保暖,补充温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高血压、皮肤病患者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选择刮痧疗法,操作后避免直接吹风或接触冷水,以防寒邪入侵加重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