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风怕水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对气流、水声或饮水产生强烈恐惧感,伴随咽喉肌肉痉挛、吞咽困难等症状。这类症状通常出现在狂犬病发病的中后期,属于神经系统受损的严重表现,一旦出现通常提示病情已进入不可逆阶段。
狂犬病病毒通过唾液传播,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可能仅有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毒扩散,神经系统异常逐渐显现。恐风怕水的机制与病毒破坏脑干神经核有关,尤其是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受累时,轻微的空气流动或饮水动作即可触发咽喉部肌肉剧烈痉挛,导致窒息感和极度痛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幻觉、躁狂等精神症状,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目前医学界尚未发现狂犬病发病后的有效治疗手段。
接触疑似狂犬病动物后,必须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已出现恐水恐风症状者需严格隔离,避免强光、噪音刺激。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携带病毒,被咬伤后不应存侥幸心理。疫苗接种期间需禁酒、避免剧烈运动,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观察数月。野生动物异常亲近人类可能是发病征兆,需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