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调整饮食减轻肠胃负担、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观察病情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必须及时补充。可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喂服。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奶粉可暂时稀释。米汤、淡盐水也可作为应急补液选择,但效果不如专用补液盐。
2.调整饮食减轻肠胃负担:发病期间应减少乳糖和脂肪摄入,婴幼儿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进食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及高纤维食品。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转换过程需3-5天。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同步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使用药物控制症状: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并吸附病原体,需空腹服用。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发热超过38.5℃可用退热药,但避免使用止泻药抑制肠道蠕动。抗生素需经医生诊断后使用,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无需抗生素。
4.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粪便需用消毒液处理后再冲入马桶,尿布应密封丢弃。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洗手,患儿衣物单独清洗并暴晒。餐具每日煮沸消毒,玩具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发病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家庭成员不共用餐具毛巾。
5.观察病情及时就医: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监测体温变化。出现血便、持续呕吐、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早产儿、营养不良患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病情变化快,建议住院观察。恢复期若腹泻反复或体重不增,需排查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臀部皮肤需清洁干燥以防红臀。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不推荐使用民间偏方。痊愈后两周内饮食仍宜清淡,逐步增加营养摄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部分秋季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