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的并发症包括脊柱畸形、截瘫、寒性脓肿、关节功能障碍、继发性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脊柱畸形:骨结核常累及椎体,导致骨质破坏和塌陷,进而引发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病变椎体受压变形后,相邻椎间隙变窄,脊柱稳定性下降。严重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造成疼痛和活动受限。早期治疗可减少畸形风险,但晚期患者通常需要手术矫正。
2.截瘫:椎体结核病灶向椎管内蔓延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截瘫进展速度与病灶范围和压迫程度相关。急性压迫需紧急手术减压,慢性压迫可通过抗结核药物和康复治疗缓解。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
3.寒性脓肿:结核病灶周围形成无红热痛的脓液积聚,称为寒性脓肿。脓肿沿组织间隙扩散,可能出现在远离原发病灶的部位。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增加继发感染风险。穿刺引流或手术清除是主要治疗手段,需结合抗结核药物控制病情。
4.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结核破坏软骨和骨质,导致关节僵硬、强直或畸形。膝关节和髋关节最常受累,表现为活动受限和负重困难。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完全丧失功能,需通过关节融合或置换手术恢复部分活动能力。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关节功能。
5.继发性感染:骨结核病灶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并发细菌感染。感染加重骨质破坏,延长治疗周期。窦道形成后更易反复感染,需加强伤口护理和抗生素使用。混合感染可能掩盖结核症状,增加诊断难度。
规范用药和定期复查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恢复。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严格遵循医嘱可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