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具有一定的治疗便血作用。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椿皮性寒味苦涩,归大肠、肝经,其清热燥湿、收敛止血的功效在《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尤其适用于湿热下注或血热妄行引起的便血症状。
椿皮治疗便血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活性成分有关。现代椿皮含有的鞣质、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能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止血效果。对于痔疮出血、肠风下血等病症,椿皮常与地榆、槐花等配伍使用,既可煎汤内服,也可研末外敷或煎水熏洗。临床观察发现,湿热型便血患者使用椿皮后,出血量减少、肛门灼热感缓解的效果较为明显。
使用椿皮需注意辨证施治。虚寒性便血或长期慢性出血者慎用,以免加重寒凉之性。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建议每日用量控制在6-12克。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便血病因复杂,若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止,需及时就医排查肠息肉、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贮藏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