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肝硬化可能出现腹水、肝肿大、黄疸、消化道出血、乏力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腹水:心源性肝硬化患者常见腹水表现,由于门静脉高压及低蛋白血症导致液体渗出至腹腔。腹水量较多时可引起腹胀、呼吸困难,严重时需穿刺引流。长期腹水可能继发感染,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肝肿大:肝脏因淤血而肿大,触诊可发现肝缘下移并有压痛。随着病情进展,肝脏质地逐渐变硬,表面可能不平。肝肿大常伴随右上腹不适或隐痛,部分患者因肝包膜牵拉出现明显疼痛。
3.黄疸: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程度通常较轻,但若合并胆道梗阻或溶血,可能加重。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是常见伴随症状。长期黄疸可能引发皮肤瘙痒。
4.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出现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部分患者表现为反复少量出血,导致慢性贫血。
5.乏力:肝功能减退引起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常感疲倦、活动耐力下降。乏力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相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心源性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心脏功能,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出现腹水或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利尿剂或止血药物。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