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确实可能引起膻中穴区域的疼痛。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与心脏解剖位置相邻,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产生的放射痛常反映在这一区域,形成中医所称的气滞血瘀的病理表现。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胸痛综合征,疼痛可向周围放射至胸骨后、左肩及上肢内侧。膻中穴作为任脉要穴,传统医学认为其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证实,内脏病变引发的牵涉痛常投射到体表特定部位,心脏缺血时,胸骨后及膻中穴区域神经末梢可能因共享脊髓节段传导通路而产生痛觉。部分患者描述心绞痛发作时,膻中穴处出现压榨样或针刺样疼痛,这种体感与中医胸痹理论描述的膻中刺痛高度吻合。
区分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膻中疼痛至关重要。心绞痛伴随胸闷、气促、冷汗等症状,疼痛多由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若膻中穴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需立即排查急性冠脉综合征。针灸或按摩膻中穴虽可缓解功能性胸痛,但对心绞痛无效,错误处理可能延误救治时机。日常应注意监测血压、血脂,避免过度按压胸骨区域,任何突发性胸痛都需优先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