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时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止咳药、祛痰药和抗病毒药。具体分析如下:

1.解热镇痛药:感冒发烧时,体温升高常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有效降低体温并缓解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信号传递,从而改善症状。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剂量,避免过量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2.抗组胺药:感冒常伴随鼻塞、流涕等过敏症状,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以缓解这些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血管扩张和分泌物产生,从而减轻鼻塞和流涕。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建议在睡前服用。
3.止咳药:感冒时咳嗽是常见症状,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可以抑制咳嗽反射。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少咳嗽中枢的兴奋性,从而缓解咳嗽。止咳药适用于干咳,对于有痰的咳嗽应慎用,以免影响痰液排出。
4.祛痰药:感冒时痰液增多,祛痰药如氨溴索可以促进痰液排出。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水分,降低痰液黏稠度,使其更容易咳出。祛痰药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风险。
5.抗病毒药: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病毒的生命周期,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扩散,从而缩短病程。抗病毒药应在感冒初期使用,效果更佳。
感冒发烧时,除了药物治疗,还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