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通常不会直接引起阴道出血,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伴随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这种炎症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和灼痛感,而出血并非其典型表现。若出现明显出血,往往提示存在其他合并症或特殊情况。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出现出血现象时,可能与剧烈瘙痒导致的搔抓损伤有关。反复抓挠外阴或阴道黏膜可能造成微小裂伤,引发表面渗血。长期炎症刺激可能使阴道黏膜充血脆弱,在性生活、妇科检查或放置卫生棉条时容易发生接触性出血。更需警惕的是,若出血量较多或呈持续性,需考虑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宫颈息肉等疾病,甚至需排除宫颈癌前病变等严重情况。孕妇合并霉菌感染时,因激素变化使组织更脆弱,也可能增加出血概率。
确诊霉菌性阴道炎后出现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防止加重黏膜损伤。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真菌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栓剂或氟康唑口服制剂。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保持外阴干燥可减少摩擦刺激。性生活应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急性期建议暂停同房。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抗生素使用者应注意菌群平衡。任何异常出血均需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和宫颈筛查明确病因,不可简单归咎于霉菌感染而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