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液使用后不需要刻意倒出来。药物在耳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可以更好地发挥疗效,自行流出即可。
滴耳液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局部给药治疗耳部感染或炎症。滴入后,药物会覆盖患处,起到杀菌、消炎或软化耵聍的作用。刻意倒出可能导致药物停留时间不足,影响效果。通常建议滴药后保持侧卧姿势5-10分钟,让药物充分接触耳道,之后多余液体会随头部活动自然流出。若医生有特殊要求,需遵医嘱处理。
使用滴耳液前需清洁双手,避免污染瓶口。药物温度应接近体温,过冷可能引起眩晕。滴药时轻轻拉耳廓使耳道变直,成人向后上方拉,儿童向后下方拉。避免将滴管深入耳道,以防损伤鼓膜。滴药后不要立即用棉签掏耳,以免吸走药物。若出现刺痛、红肿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耳膜穿孔者禁用某些滴耳液,需严格遵循医嘱。药物需避光保存,过期后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