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能检测泌尿系统感染、肾脏功能异常、糖尿病、肝胆疾病、代谢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尿常规中白细胞和亚硝酸盐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症反应会导致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细菌代谢产生的亚硝酸盐也会在尿液中检出。尿常规结合临床症状可初步判断感染情况,但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
2.肾脏功能异常:尿蛋白和尿潜血阳性可能反映肾脏功能异常。肾脏是过滤血液的重要器官,当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时,蛋白质和红细胞可能漏入尿液。尿常规中蛋白尿和血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表现,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需结合肾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具体病变程度。
3.糖尿病:尿糖和尿酮体异常可能提示糖尿病。血糖过高时,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葡萄糖,导致尿糖阳性。糖尿病未控制时,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尿酮体检测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尿常规结合血糖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筛查和监测。
4.肝胆疾病: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异常可能与肝胆疾病相关。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肝胆功能障碍时,胆红素代谢异常,尿液中胆红素和尿胆原水平可能升高。尿常规可辅助诊断黄疸原因,如肝炎、胆管梗阻等,需结合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进一步明确。
5.代谢紊乱:尿酸盐或结晶异常可能反映代谢紊乱。尿酸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痛风或结石。尿常规中结晶类型和数量可提供代谢异常的线索,需结合血液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尿常规需空腹留取晨尿,避免污染。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饮水。结果异常时应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