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功效,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血压波动,而非直接降低血压。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桂枝性温,适用于风寒表证或寒凝血瘀等证型,但并非专门针对高血压的药材。现代药理桂枝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双向调节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且缺乏足够临床证据支持其降压作用。
桂枝的药理作用主要与挥发油、桂皮醛等活性成分相关,这些物质可能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产生短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这种作用通常微弱且短暂,无法替代正规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若依赖桂枝调节血压,反而可能因用药不当延误病情。尤其对于阴虚阳亢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桂枝的温燥特性可能加重症状,如头晕、面赤等。桂枝与部分降压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使用桂枝时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避免自行长期或大量服用。高血压患者应优先采取规范治疗,如生活方式调整和西药控制。如需结合中药调理,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药物冲突。孕妇、出血倾向者及体质燥热者慎用桂枝。出现心悸、头痛等不适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任何中药均非万能,科学看待其作用范围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