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脓肿是指儿童脑组织内出现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液积聚的病变。多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该病起病隐匿或急骤,临床表现多样,与脓肿部位、大小及颅内压变化密切相关。
脑脓肿的形成通常经历三个阶段:早期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播散、邻近感染灶直接蔓延或外伤后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诱因。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或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婴幼儿可表现为前囟膨隆、头围增大。诊断需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可见环形强化病灶伴周围水肿带。腰椎穿刺存在脑疝风险,需谨慎评估。治疗采用抗生素联合手术引流,疗程通常持续4-8周。
预防重点在于及时控制中耳炎等感染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及神经功能。术后可能出现癫痫、脑积水等并发症,需长期随访。康复阶段需注意营养支持及肢体功能锻炼。疫苗接种可降低部分致病菌感染风险。家长发现患儿持续头痛伴精神行为异常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或死亡,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