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血糖正常值与成年人标准基本一致,空腹血糖应维持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但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例如患有慢性疾病或服用特定药物时,目标值可能适当放宽。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敏感性可能降低,因此老年人更需关注血糖波动。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低于7.0mmol/L属于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则提示糖耐量异常,这两种情况均需警惕糖尿病前期。确诊糖尿病需满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老年人因肾脏阈值升高,可能出现尿糖阴性但血糖偏高的现象,单凭尿糖检测易漏诊,需以静脉血或指尖血糖为准。
监测血糖时需注意避免空腹时间过长或测量前剧烈运动,以免结果失真。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严,空腹可放宽至7-8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10mmol/L,防止低血糖引发意外。日常饮食需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优先选择全谷物、膳食纤维及优质蛋白。定期筛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目标值通常建议<7%。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骤降或反复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