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鼻息肉属于较为严重的鼻腔病变,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和治疗。虽然鼻息肉本身多为良性增生,但伴随出血通常提示存在炎症加重、组织糜烂或血管异常,可能引发贫血、感染甚至影响呼吸功能,不容忽视。
出血性鼻息肉的形成通常与慢性鼻炎、鼻窦炎或过敏性疾病长期刺激有关。反复炎症导致鼻腔黏膜血管扩张、组织水肿,最终形成息肉。若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或内部血管脆弱,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尤其在擤鼻涕、打喷嚏或外力触碰时。严重时出血量较大,可能倒流至咽喉引发呛咳,甚至夜间睡眠中因出血导致窒息风险。长期慢性失血还可能引发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合并感染的出血性息肉可能扩散炎症至周围组织,引发眶内或颅内并发症。
确诊需通过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息肉范围及出血点。治疗上需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抠挖鼻腔,保持环境湿度。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压,减少血管破裂风险。若突发大量出血应立即低头按压鼻翼,冰敷前额并急诊处理。饮食注意补充铁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过敏原,规范使用鼻喷激素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