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多方面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甚至衰竭。作为传统中药,雷公藤虽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但毒性较强,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剂量。
长期或过量使用雷公藤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或黄疸。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或出血风险。生殖系统方面,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男性可致精子减少或活力下降。雷公藤可能引起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诱发过敏性休克。少数病例报道显示,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损伤。
使用雷公藤前需评估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育龄期患者用药期间需严格避孕。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并就医。雷公藤制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外用药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过敏体质者慎用。储存时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儿童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