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脑梗塞是指脑部血管因血栓或栓塞导致局部血流中断,引发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且病灶已进入慢性稳定阶段。通常发病时间超过4周,坏死组织逐渐被胶质瘢痕替代,形成软化灶。与急性期不同,此时病灶周围水肿消退,炎症反应减轻,但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长期存在。
脑梗塞的发生多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关。当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时,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细胞因缺氧而死亡。进入陈旧期后,影像学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腔隙性梗塞。虽然急性危险解除,但病灶对运动、语言或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持续存在,如偏瘫、构音障碍等。部分病例因侧支循环代偿,症状较轻微甚至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预防陈旧性脑梗塞复发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若出现新发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再梗塞可能。康复训练对改善后遗症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头颅MRI等检查,评估血管状况及病灶变化。注意避免突然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以防诱发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