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体检项目包括转氨酶检测、胆红素测定、蛋白质合成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分析、凝血功能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转氨酶检测: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肝细胞受损时迅速释放入血。谷草转氨酶则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浆,其升高程度可提示肝损伤的严重性。检测结果异常可能提示肝炎、脂肪肝等疾病,但剧烈运动或药物也可能导致暂时性升高。检测前需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
2.胆红素测定: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检测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总胆红素水平可判断黄疸程度。检测需空腹进行,避免高脂饮食影响结果。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表现为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
3.蛋白质合成功能检查: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球蛋白等蛋白质的主要器官。白蛋白降低提示肝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球蛋白升高可能与慢性肝病有关。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异常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状态。检测前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导致结果偏差。长期蛋白质合成障碍可能导致水肿、腹水等临床表现。
4.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分析:这两种酶主要反映胆汁排泄功能。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或骨骼疾病,γ-谷氨酰转肽酶对酒精性肝病较敏感。两者同时升高多提示胆汁淤积性肝病。检测前需告知近期用药情况,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酶活性。儿童和孕妇碱性磷酸酶生理性升高属正常现象。
5.凝血功能评估: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该检查可敏感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对判断肝病预后有重要价值。检测前应避免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凝血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
体检前三天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检测当日需空腹8-12小时,可少量饮水。近期服用药物需如实告知医生,部分药物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女性应避开生理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有特殊病史或家族遗传病史应提前说明。检查后及时咨询医生解读报告,避免自行判断。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紧张情绪影响部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