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可能导致肛门坠胀感。这种症状通常与膀胱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或邻近器官有关,尤其是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时,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或局部压迫引发直肠区域的不适。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炎症,特征为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由于膀胱与直肠解剖位置相邻,炎症可能直接刺激直肠周围组织,或通过盆腔神经丛的交叉传导引发牵涉痛。部分患者因膀胱壁增厚、水肿或纤维化,可能对直肠前壁造成物理性压迫,导致排便不畅或肛门坠胀。长期存在的炎症可能引发盆腔肌肉紧张或痉挛,进一步加重症状。临床观察显示,合并盆腔充血或前列腺炎男性患者时,肛门不适感更为明显。
出现肛门坠胀需注意排除其他常见病因,如痔疮、直肠炎或盆腔肿瘤。建议通过膀胱镜、尿动力学检查及盆腔MRI明确腺性膀胱炎的范围和程度。治疗上以控制感染、缓解炎症为主,可尝试膀胱灌注或口服药物。避免久坐、辛辣饮食及憋尿等行为,有助于减轻盆腔压力。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加重,需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定期随访泌尿外科和肛肠科,综合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