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脱臼后需及时复位并固定、避免过早活动关节、冷敷缓解肿胀疼痛、遵医嘱用药及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复位并固定:脱臼后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不可自行操作以免加重损伤。复位后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关节2-3周,保持稳定避免二次错位。固定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麻木或发绀需立即就医。
2.避免过早活动关节:固定期间禁止强行活动患肢,肌肉收缩可能造成关节再次脱位。拆除固定装置后需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结合轻度力量训练。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会延缓愈合甚至引发慢性不稳。
3.冷敷缓解肿胀疼痛:脱臼后48小时内可间隔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以减轻炎症反应。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肿胀消退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急性期禁用热敷以免加重出血。
4.遵医嘱用药及康复训练: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严格按剂量使用。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锻炼,如肩关节脱臼后需加强旋转肌群训练。自行增减药物或盲目锻炼可能导致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5.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首次复查通常在复位后1周,确认关节对位良好。后续根据恢复进度调整复诊频率,影像学检查可判断韧带修复程度。忽视复查可能遗漏关节松弛或习惯性脱位等隐患。
恢复期间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与钙质有助于软组织修复。睡眠时避免压迫患肢,选择仰卧或健侧卧位。心理上需克服对关节活动的恐惧,但不可急于求成。出现持续疼痛、活动受限或异常弹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