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后下是为了保留有效成分,避免久煎导致药效流失。钩藤中的钩藤碱等活性物质对热不稳定,长时间高温煎煮容易分解破坏,降低药效。后下能缩短受热时间,确保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发挥平肝息风、清热镇惊的作用。
钩藤作为传统中药,主要功效与成分对温度敏感。钩藤碱在高温下易水解或氧化,煎煮超过20分钟可能导致药效下降50%以上。后下法通常在煎煮结束前5-10分钟加入,既能杀灭杂质,又可最大限度保留活性成分。此法尤其适用于含挥发性或热不稳定成分的中药,如薄荷、砂仁等。钩藤质地较轻,久煎易使纤维松散,药液浑浊,后下可保持汤剂澄清。
使用钩藤需注意煎药器具宜选砂锅或陶瓷,避免金属容器引发化学反应。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下时需搅拌促进成分溶出。高血压或肝阳上亢者配伍其他药物时,钩藤用量常为10-15克,过量可能引起心率减缓。孕妇慎用,儿童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霉变。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