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检查需要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经尿道插入膀胱镜、观察膀胱内部情况、检查后适当抗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患者取截石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双腿屈曲分开并固定于支架,使会阴部充分暴露,便于操作者顺利进入尿道,同时减少患者不适感,该体位能确保检查视野清晰且操作空间充足。
2.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使用碘伏等消毒剂清洁外阴及尿道口,铺无菌洞巾,随后向尿道内注入利多卡因凝胶,麻醉尿道黏膜,减轻插镜时的疼痛感,避免因肌肉痉挛导致操作困难。
3.经尿道插入膀胱镜:将润滑后的膀胱镜轻柔插入尿道,沿生理弯曲缓慢推进至膀胱,操作需手法平稳,避免暴力造成尿道损伤,进入膀胱后可见尿液流出,确认位置正确。
4.观察膀胱内部情况:通过镜体灌注生理盐水充盈膀胱,依次观察尿道、膀胱颈、三角区、侧壁及顶部,注意黏膜是否光滑、有无充血、肿物或结石,必要时取活检或进行相应治疗。
5.检查后适当抗感染:检查完毕排出灌注液,轻柔退出膀胱镜,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必要时口服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血尿发生。
检查前需确认无急性炎症或出血倾向,操作中严格无菌,动作轻柔,检查后密切观察排尿情况,出现持续血尿或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