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抗生素,选择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2-3周,严重病例需延长。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2.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在抗生素治疗初期可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及脑水肿,降低听力损伤等后遗症风险。激素疗程一般不超过4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免疫抑制导致感染加重。
3.降低颅内压: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是常见并发症,可静脉注射甘露醇或高渗盐水快速脱水,同时限制液体入量。严重病例需监测颅内压,必要时行脑室引流术,防止脑疝形成危及生命。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呕吐及脱水易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定期检测血钠、血钾及渗透压。低钠血症常见,应缓慢纠正避免脑桥髓鞘溶解,补液以等渗溶液为主,控制输液速度。
5.对症支持治疗: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抽搐时使用镇静剂,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优先。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必要时机械通气维持氧合。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及时复查脑脊液及影像学评估疗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