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中医治疗可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法、健脾祛湿止带法、疏肝理气调经法、补肾固涩止带法、外治法熏洗坐浴。具体分析如下:
1.清热解毒利湿法:常用黄柏、苦参、车前子等药物,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阴道炎,表现为分泌物黄稠、气味腥臭,伴有小便短赤或外阴灼热瘙痒。方剂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通过清热燥湿、解毒止痒改善症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药物。
2.健脾祛湿止带法:以白术、山药、茯苓为主药,针对脾虚湿盛型阴道炎,症见白带量多清稀、乏力纳差。代表方剂如完带汤,通过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减少分泌物。长期脾虚者可加黄芪增强补气效果。
3.疏肝理气调经法:选用柴胡、香附、白芍等,适用于肝郁气滞型,伴随经前瘙痒加重、胸胁胀痛。逍遥散加减可调和肝脾,缓解情志不畅诱发的症状。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
4.补肾固涩止带法:常用山茱萸、芡实、金樱子,针对肾虚不固型,表现为白带清稀如水、腰膝酸软。内补丸加减能温补肾阳、固摄止带,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宜配合艾灸关元穴。
5.外治法熏洗坐浴:采用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煎汤外洗,直接作用于患处祛湿杀虫。适用于各类阴道炎辅助治疗,尤其缓解急性期瘙痒。需避免水温过高或过度搔抓。
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冲洗阴道。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方案,孕妇及经期慎用活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