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虫的干燥卵鞘,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阳痿早泄等病症。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桑螵蛸通过温补下焦、固摄精气的作用机制改善肾气不固引发的各类症状,其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桑螵蛸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钙、磷等矿物质成分。其提取物能调节性腺功能,增强膀胱括约肌收缩力,对前列腺炎、小儿夜尿症有辅助治疗效果。对于中老年肾虚型尿失禁,配伍覆盆子、益智仁可显著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在男性功能障碍方面,与肉苁蓉、巴戟天同用能改善勃起功能。妇科领域常用于冲任不固导致的带下清稀,配合芡实、金樱子可增强收敛止带作用。使用时多经过盐水炙炒以增强入肾经效力,经典方剂如桑螵蛸散即以本品为主药。
桑螵蛸属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症见口干舌燥、潮热盗汗者需配伍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药。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咽干、便秘等燥热反应。服用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破气耗阴之物。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高血压患者应监测血压变化。药材需鉴别伪品,正品呈长椭圆形,表面灰黄色,质松脆。现代药理学提示其具有调节内分泌作用,糖尿病患者使用需注意血糖波动。临床用量通常为5-10克,入汤剂宜先煎,丸散剂需严格灭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