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严重时确实可能导致耳鸣。中耳炎引发的炎症、积液或压力变化可能影响听觉传导通路,干扰正常听觉功能,从而产生耳鸣症状。耳鸣通常表现为耳内嗡嗡、嘶鸣或搏动性声响,其程度与中耳炎的严重性密切相关。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伴随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能扩散至内耳或损伤听小骨,加重耳鸣。慢性中耳炎则可能因反复感染或鼓膜穿孔导致长期积液,持续压迫中耳结构,不仅引发耳鸣,还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部分患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压力失衡,进一步诱发耳鸣。化脓性中耳炎若破坏听神经或耳蜗功能,耳鸣可能转为持续性,甚至伴随眩晕等并发症。
预防中耳炎及继发耳鸣需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游泳或洗头时保护耳道,避免污水进入。出现耳痛、听力异常或耳鸣持续超过一周,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儿童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更易患中耳炎,家长需关注其抓耳、哭闹等异常表现。治疗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手术引流,同时控制过敏、鼻窦炎等诱因,减少耳鸣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