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包括周期性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出血、性交疼痛、腹部瘢痕处结节或包块、月经期瘢痕肿胀或渗血。具体分析如下:
1.周期性下腹疼痛:剖腹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疼痛多出现在月经来潮前1-2天,持续至月经结束,表现为下腹部钝痛或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腰骶部放射痛。疼痛源于异位内膜组织在激素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神经及组织。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2.异常阴道出血:部分患者会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不规则出血。异位内膜组织可能干扰子宫正常收缩功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出血模式异常可能与病灶位置、范围有关,若合并盆腔粘连,可能进一步影响子宫功能。需注意与其他妇科疾病鉴别,如子宫肌瘤或内分泌紊乱。
3.性交疼痛:深部性交痛是典型症状,尤其在阴茎顶撞阴道穹隆时加剧。疼痛多因异位病灶位于子宫直肠陷凹或宫骶韧带,性交时直接机械刺激病灶所致。随着病变进展,盆腔粘连可能导致子宫固定,加重性交不适。部分患者因此回避性生活,影响生活质量。
4.腹部瘢痕处结节或包块:剖腹产切口周围可触及质硬结节,大小从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结节在经期增大伴压痛,非经期可能缩小。触诊时结节边界不清,常与腹直肌鞘粘连。部分包块表面皮肤呈蓝紫色,为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沉积所致。需与切口疝、缝线肉芽肿等鉴别。
5.月经期瘢痕肿胀或渗血: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导致瘢痕局部肿胀、发红,甚至可见暗红色渗液。渗血量与病灶范围相关,可能沾染衣物。症状具有重复性,每次月经均出现,结束后缓解。瘢痕触诊有波动感提示可能存在血肿,继发感染时伴脓性分泌物。
剖腹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与病灶范围、深度及病程相关。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延误诊治可能导致病灶浸润或粘连加重。临床需结合病史、体检及影像学综合判断,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进展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