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可根据病因选择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解痉药、促胃肠动力药、抗酸药等治疗效果较好。具体分析如下:

1.抑酸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胃痛。常见的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还有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作用强且持久,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H₂受体拮抗剂相对作用稍弱,但也能较好地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轻、中度胃痛患者,尤其适合夜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痛。
2.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蚀。例如铝碳酸镁,既能中和胃酸,又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还有枸橼酸铋钾,除了保护胃黏膜外,还具有一定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这些药物对于胃黏膜损伤引起的胃痛有较好的疗效,如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导致的胃痛。
3.解痉药:当胃痛是由于胃痉挛引起时,解痉药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像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可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从而减轻疼痛。一般在疼痛发作时使用,能快速缓解痉挛性疼痛,但这类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等,使用时需要注意。
4.促胃肠动力药:如果胃痛是由于胃肠动力不足,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胃胀、胃痛等不适时,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症状。例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多潘立酮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促进胃排空。莫沙必利则是全胃肠动力药,能促进胃和小肠的蠕动。可以加快胃内食物的排空,减轻胃部胀满和疼痛。
5.抗酸药:抗酸药主要是中和胃酸,起效较快。常见的有碳酸氢钠等。当胃酸过多引起胃痛时,服用抗酸药可以迅速中和胃酸,缓解疼痛。但抗酸药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往往需要多次服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胃痛时,应先明确胃痛的原因,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如果胃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血、黑便等,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