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排尿时哭闹或疼痛、尿频尿急、尿液浑浊或有异味、腹痛或腰部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小儿泌尿道感染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能突然升高,尤其婴幼儿表现更为明显。发热程度不一,部分可能出现高热,但无其他明显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发热源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需及时排查感染源。
2.排尿时哭闹或疼痛:年龄较小的患儿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可能在排尿时出现哭闹、烦躁或抗拒排尿。年长儿可自述排尿疼痛或灼热感,疼痛多集中于尿道口或下腹部。这一症状与尿道黏膜受刺激有关。
3.尿频尿急:患儿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甚至出现尿湿裤子或夜间遗尿。尿急表现为难以控制的排尿欲望,可能伴随憋尿困难。膀胱黏膜因感染敏感度增加,导致排尿反射异常。
4.尿液浑浊或有异味:感染后尿液可能呈现浑浊、发白或带有絮状物,部分伴有刺鼻的氨臭味。细菌繁殖及炎性分泌物增多改变了尿液性状,需通过尿常规进一步确认。
5.腹痛或腰部不适:年长儿可能主诉下腹部胀痛,婴幼儿则表现为不明原因哭闹或拒食。若感染累及肾脏,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部钝痛,需警惕上尿路感染。
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鼓励适量饮水促进排尿。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定期复查尿常规。避免过度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选择透气棉质内衣。喂养时注意水分补充,减少憋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