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没有按时服用确实可能影响疗效。中药讲究辨证施治,服药时间与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错过最佳服药时机,药物吸收与作用效果可能打折扣,尤其对需要维持稳定血药浓度的慢性病调理更为明显。
中药的服药时间通常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补益类中药宜饭前空腹服用,利于吸收;消食导滞药适合饭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安神药需睡前服用以助睡眠。若频繁漏服或错服,药物在体内无法形成稳定的浓度波动,可能延缓病情恢复。例如治疗月经不调的周期方剂,错过特定时段服用,调理效果会减弱。部分急性病症如感冒初期,延误服药可能错过截断病势的最佳窗口。
注意避免因偶尔漏服而自行加倍补服,以免引发不良反应。若忘记服药,普通汤剂可适当延后1-2小时补服,但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保持正常间隔。特殊药物如含有毒性的附子类方剂,必须严格遵医嘱时间服用。建议设置服药提醒,煎煮好的药液冷藏保存不宜超过24小时。长期调理者若多次漏服,应及时与中医师沟通调整方案,不可擅自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