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肺炎需及时就医确诊并按医嘱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多拍背助排痰、确保充足水分摄入防止脱水、维持适宜室温湿度避免冷空气刺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记录体温和呼吸频率。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按医嘱治疗:急性肺炎病情进展快,需由专业医生通过听诊或影像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性肺炎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支持为主。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避免病情反复或耐药性产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多拍背助排痰:肺炎患儿痰液黏稠易堵塞气道,可采用空心掌自下而上轻拍背部促进分泌物松动。拍背时避开脊柱和腰部,每日2-3次,每次5分钟。若痰液难以咳出且出现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进行雾化或吸痰处理。
3.确保充足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发热和呼吸急促会增加体液消耗,母乳喂养需增加哺乳次数,奶粉或辅食喂养可少量多次补充温水。观察尿量判断脱水情况,每日尿片少于6块或尿液深黄需警惕。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4.维持适宜室温湿度避免冷空气刺激: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50%-60%利于呼吸道湿润。避免直接吹风或温差过大,外出时用棉布遮挡口鼻。每日通风2次但避免对流风直吹,空调滤网需定期清洁减少尘螨刺激。
5.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记录体温和呼吸频率:每4小时测量体温,若持续超过38.5℃或反复发热需复诊。计数每分钟呼吸次数,婴儿超过50次或出现鼻翼扇动、胸骨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应立即送医。记录进食量、睡眠和精神状态变化供医生参考。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烟雾、花粉等刺激性物质,餐具玩具每日消毒。恢复期减少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逐步增加营养摄入。如出现嗜睡、拒食或皮肤发绀等危重症状必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