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是一种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改变的症状。主要类型包括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和血源性呼吸困难等。
肺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例如气道阻塞,像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狭窄,气体进出受阻,患者会有吸气性或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纤维化等,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使氧气难以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困难,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胸廓与胸膜疾病,如胸廓畸形、胸腔积液等,限制了胸廓的正常运动和肺的扩张,也会导致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左心衰竭时,肺淤血会使肺的顺应性降低,气体弥散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可发展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也会影响呼吸功能。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全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或回收到心脏,导致肺部或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影响呼吸。中毒性呼吸困难可因各种中毒情况引起,如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化学毒物抑制呼吸中枢等。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因素有关,例如脑血管意外影响呼吸中枢的调节,或者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下出现呼吸加快、感觉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则多与血液中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等血液疾病相关,如严重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氧气运输不足,身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会代偿性地加快呼吸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