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肠胃炎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调整饮食以减轻肠胃负担、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注意休息并保持腹部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急性肠胃炎易导致呕吐腹泻,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可口服补液盐或米汤等含电解质的液体,少量多次喂服。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干舌燥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2.调整饮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缓解呕吐后逐步恢复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喂奶量。
3.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多数急性肠胃炎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无效且可能破坏肠道菌群。止吐止泻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发热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切勿自行用药。
4.注意休息并保持腹部保暖: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腹部受凉可能加重腹泻,可用温热毛巾敷肚脐周围。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促进肠胃功能恢复。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若持续高烧超过24小时、呕吐物带血或胆汁、腹泻次数剧增、精神萎靡或出现抽搐,需立即送医。记录呕吐腹泻频率及性状,便于医生判断。
急性肠胃炎期间需隔离患儿餐具及玩具,接触排泄物后彻底洗手。康复后饮食仍需循序渐进,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未完全恢复前暂缓接种疫苗,防止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