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钙化灶是指在肺部组织中出现钙盐沉积形成的局部病灶,通常表现为影像学检查中的高密度影。这类病灶多为陈旧性病变的愈合表现,常见于既往感染、炎症或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属于良性改变范畴。钙化灶的形成意味着机体通过矿物质沉积完成了对原有病灶的包裹或替代,极少具有活动性或恶性倾向。
肺钙化灶的成因多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最典型的诱因之一,痊愈后的结核病灶常遗留钙化点。真菌感染、肺炎、尘肺或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类似改变。在胸部X光或CT检查中,钙化灶呈现为边界清晰的白色斑点,直径通常小于3cm,周围肺组织结构正常。部分钙化灶可能伴随纤维化改变,但不会影响肺功能。某些转移性肿瘤或罕见的肺部原发性肿瘤也可能出现钙化,但这类情况多伴有其他恶性征象,如病灶增大、边缘毛刺或周围浸润表现。
发现肺钙化灶无需过度紧张,但需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判断。长期吸烟者或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应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若钙化灶伴随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或随访中发现病灶形态变化,需进一步进行增强CT、PET-CT或活检以排除恶性可能。日常需避免将钙化灶与活动性感染混淆,无症状的稳定钙化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保持规律体检习惯有助于监测肺部健康状况,任何新发呼吸道症状都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