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区域。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影响生育功能或增加睾丸肿瘤风险,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隐睾的主要表现是阴囊内触摸不到睾丸,可能单侧或双侧发生。部分病例在腹股沟区可触及椭圆形包块。随着生长发育,部分隐睾可能在出生后3-6个月内自然下降,但超过1岁仍未下降者需医疗干预。长期未治疗的隐睾可能导致睾丸萎缩、生育能力下降,且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是正常睾丸的20-40倍。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超声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治疗首选手术,最佳时机为6-18月龄,通过睾丸固定术将睾丸复位至阴囊并固定。激素治疗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效果有限,仅作为辅助手段。
家长需定期观察婴幼儿阴囊发育情况,洗澡时是检查的最佳时机。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小儿外科或泌尿外科,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睾丸发育和功能。注意与游走睾丸鉴别,后者可被推挤至阴囊且能短暂停留。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防止睾丸扭转等并发症。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青春期后仍需关注,因隐睾患者生育能力和肿瘤风险可能持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