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尿道损伤应立即停止排尿避免加重损伤、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导尿或手术修复、术后需留置尿管并预防感染、康复期定期复查确保功能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排尿避免加重损伤:后尿道损伤后继续排尿可能导致尿液外渗至周围组织,引发炎症或感染。此时应保持平卧位减少骨盆活动,用干净敷料覆盖会阴部,避免局部受压。若合并骨盆骨折需用三角巾固定骨盆,搬运时采用硬板担架防止移位。
2.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通过直肠指检判断尿道断裂位置,结合尿道造影或超声明确损伤范围。严重损伤可能合并膀胱破裂或直肠损伤,需急诊手术探查。轻度裂伤可尝试保守治疗,但必须由泌尿外科医生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3.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导尿或手术修复:不完全断裂可尝试轻柔插入硅胶导尿管引流尿液,成功后保留4周。完全断裂需行尿道会师术或端端吻合术,合并骨盆骨折时优先复位固定骨折再修复尿道。术后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堵塞。
4.术后需留置尿管并预防感染:导尿管通常留置3-6周,期间每日消毒尿道口,口服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避免逆行感染。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浑浊或血尿需及时处理。
5.康复期定期复查确保功能恢复:拔管后每月做尿流率测定,3个月后行尿道镜检查评估愈合情况。出现排尿困难需扩张尿道,但操作需轻柔避免假道形成。术后1年内避免骑跨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恢复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但夜间控制饮水量以减少尿频。饮食以高纤维为主预防便秘,避免腹压增高影响愈合。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会阴肿胀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