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不接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握力下降、畸形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活动受限:肌腱断裂后未修复,断裂端回缩形成瘢痕粘连,无法正常传递肌肉收缩力。手指屈伸功能丧失,尤其影响精细动作如握笔、扣纽扣。近节指间关节与远节指间关节联动障碍,可能伴随被动活动时疼痛。
2.肌肉萎缩:肌腱长期失去牵拉作用,相关肌肉群因废用逐渐萎缩。以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为例,肌纤维体积缩小导致肌力永久性减退。萎缩进程在断裂3个月后显著,且后期康复训练难以完全逆转。
3.关节僵硬:断裂肌腱周围血肿机化,纤维组织增生并包裹关节囊。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因缺乏主动活动,滑液分泌减少,软骨营养代谢障碍。最终关节囊挛缩,出现纤维性强直,被动拉伸时伴有关节腔粘连性疼痛。
4.握力下降:肌腱连续性中断使手指无法完成有效抓握,整体握力丧失约30%-50%。环指与小指肌腱断裂时,握拳动作不协调;拇指肌腱断裂则直接影响对掌功能。长期代偿可能引发腕关节或肘关节劳损。
5.畸形愈合:断裂肌腱回缩导致手指静态姿势异常,如锤状指远节屈曲畸形或鹅颈畸形近节过伸。畸形可能压迫相邻神经血管束,引发继发性麻木或局部缺血。晚期矫正需联合肌腱移植与关节松解术。
发生手指肌腱断裂后,应立即固定伤指避免二次损伤,24小时内就医评估修复必要性。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早期在支具保护下进行被动活动,4周后逐步增加主动训练强度。避免吸烟及饮酒,以免影响肌腱愈合速度。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肌腱吻合处粘连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