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耳道炎属于常见的外耳道感染,通常不严重但需及时治疗。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不适或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霉菌性外耳道炎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或念珠菌。潮湿环境、频繁掏耳、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易诱发。典型症状包括耳痒、耳闷、分泌物增多,偶有疼痛或听力下降。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和分泌物真菌培养。治疗以局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克霉唑滴耳液,严重时需口服药物。疗程通常持续1-2周,症状缓解后仍需复查确保根治。慢性或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保持耳道干燥是预防复发的重点。游泳或沐浴时建议使用耳塞阻隔进水,避免用棉签过度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掏耳,防止交叉感染。滴药前需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确保药物充分接触病灶。若出现耳痛加剧、发热或面瘫等异常,需警惕并发症可能,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规范用药的同时,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滴耳液,以免加重真菌生长。定期随访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