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造成肾积水的概率较高,尤其是结石体积较大或位于输尿管、肾盂等关键部位时,容易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从而引发肾积水。临床数据显示,约30%-50%的肾结石患者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具体风险与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自身泌尿系统结构有关。
肾结石引发肾积水的主要机制是尿路梗阻。当结石卡在输尿管或肾盂出口时,尿液无法顺利流入膀胱,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肾脏集合系统逐渐扩张。长期积水可能损害肾功能,甚至引发感染或肾实质萎缩。较小的结石可能自行排出,但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更容易造成梗阻。结石形状不规则或患者存在先天性尿路狭窄时,积水风险进一步增加。
预防肾结石相关肾积水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定期体检、及时处理结石可降低积水风险。出现腰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超声或CT检查能明确结石和积水程度,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排石、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日常需保持充足饮水,减少高草酸、高盐饮食,以预防结石形成。已有肾积水的患者需严格随访,监测肾功能变化,防止不可逆损伤。